|
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意味著什么,我們應該這么做!與時俱進,實現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管理一步到位。以互聯網大數據思維、數據挖掘,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度融合,構建鄉村振興平臺。 鄉村振興背景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凸顯了新發展階段黨中央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前景目標 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抓好新型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持鄉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鄉村振興,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鄉村振興平臺 統籌謀劃,有序推進。 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把握數字經濟和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強化頂層設計,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分步推進,探索中國特色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模式。 數據驅動,普惠共享。 以資源整合、數據共享為途徑,推進數據融合、挖掘與應用,搭建共享平臺,實現農業農村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業務協作協同,催生數字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創新引領,應用導向。 面向農業農村發展重大需求,聚焦數字農業農村“卡脖子”技術,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協同攻關,加強試點示范與集成應用,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智能化和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多方參與,合力共建 完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發揮互聯網企業和農業信息化企業的核心帶動作用,鼓勵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廣泛參與,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建格局。 功能管理 決策服務、產業服務、經營服務、生活服務、治理服務等,設計了農戶管理、人才管理、農業生產、農村電商、就業服務、幫扶管理、基層黨建、基層治理、商會老鄉會、惠農信息、就業創業,防返貧(脫貧攻堅),醫療就學服務,治理(議事,書記信箱,政務公開,投訴舉報)政府跟公眾之間的橋梁,居友圈等功能。 農戶管理 農戶數據庫 建立全部農戶檔案,包括戶信息、家庭成員、生產生活、家庭收入支出等信息。 新經營體 建立新型業態,農村旅游服務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經營主體數據庫。 耕地 建立耕地數據庫,形成基本地塊權屬、面積、空間分布、質量、種植類型等大數據。 宅基地 結合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宅基地和農房利用現狀調查等資料,構建全國農村宅基地數據庫,涵蓋宅基地單元、空間分布、面積、權屬、限制及利用狀況等信息。 農村資產 建立農村資產數據庫。 農村資源 建立農村資源數據庫。 基層治理體系 “多網合一”網格化管理 定網格、定崗位、定職責、網格日常化服務。 統一政務管理服務平臺 整合行政審批、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的管理平臺,實現一個窗口受理、全網通辦。 重點項目管理平臺 實現對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的管理,大力推進網上辦公、透明運行,讓領導、主管部門隨時掌握和了解項目進展動態和存在問題,便于監督管理工作及時介入,做到了工作上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各責任單位在線填報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主管部門可實時查看核實項目進展,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領導也可以通過平臺隨時查看項目進展情況,了解存在的問題,給出相關指示等。 村民議事制度 實現村民全面參與(公眾號)網上參與議事討論,建議意見、投票等功能。 三調聯動 探索“楓橋經驗”本地化的有效形式,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妥善化解土地承包、征地拆遷、農民工工資、環境污染等方面矛盾,持續整治侵害農民利益行為。落實農業農村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推行領導干部特別是定期下基層接訪制度。建立健全大調解工作機制和矛盾糾紛信息共享機制。 防范返貧 落實特殊貧困群體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社會保障、防貧保險等政策,構建多層次、復合式的防貧保障體系。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扶貧小額信貸等支持政策。做好考核驗收工作,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宣傳工作,大力宣傳脫貧攻堅成就,推廣先進典型,營造良好氛圍。 社會保障 建立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低保管理、關愛服務體系(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養老服務(日托、上門、護理)。 服務體系 農業社會化服務 加快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服務組織提供科技推廣、農資供應、代耕代種、托管代養、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牧戶融入農牧業產業鏈。 創業就業服務 招工、用工、求職、培訓、創業指導等服務。 信息服務 政策文件、市場信息、價格信息…… 科技服務 氣象、農技服務、智慧農業、智慧漁業、智慧牧業等。 農機服務 農機管理、監督調度。 健康服務 責任醫生制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巡診制度,加強返鄉人員、流動人口健康管理,做好新冠肺炎、鼠疫等重大疫情防控。 |